流感與普通感冒不一樣 出現發(fā)燒、咳嗽等感冒癥狀,很多人會以為自己得了流感。疾控專家說,普通感冒和流感不一樣。流感起病急,主要表現為發(fā)熱、頭痛、肌痛和全身不適,體溫可達39℃至40℃,可有畏寒、咳嗽,多伴有肌肉關節(jié)酸痛、乏力、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。兒童還可出現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。 和普通感冒相比,流感的可怕在于它的并發(fā)癥。流感重癥病例可出現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、休克等多種并發(fā)癥,嚴重者可致死亡。而普通感冒主要有打噴嚏、鼻塞、流涕、喉嚨不適等上呼吸道癥狀,可能出現發(fā)燒(一般為低燒),很少有全身癥狀。 個人如何預防 疾控專家介紹說,流感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,也可通過手觸摸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接觸傳播。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種疫苗。市民可于每年10月至11月接種流感疫苗。一般疫苗注射兩周后便可產生抗體。 除了接種疫苗,廣大市民在生活中還可采取以下預防措施: 1.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做到勤洗手,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,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清潔的手絹或紙巾遮掩口鼻;若一時來不及拿紙巾遮掩,可用手肘彎處的衣服遮擋口鼻。 2.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,一天內至少開窗2次,每次至少15分鐘。 3.疾病高發(fā)期,盡量不去人多擁擠、空氣不流通的場所,避免接觸呼吸道疾病患者。 4.建議以下情況佩戴醫(yī)用口罩:去醫(yī)院看病、探望病人時;去超市、商場、影院等人員密集的場所;有發(fā)熱、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癥狀時,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。 5.要加強營養(yǎng),保證充足睡眠,增強免疫力,注意保暖,防止受涼。 集體場所如何預防 流感,極易在幼托機構、中小學校等集體場所流行。學校等場所應采取以下預防流感措施,保障師生健康。 1.做好晨檢午檢工作 發(fā)現有發(fā)熱、流鼻涕、咳嗽等流感樣癥狀的學生,應及時通知家長,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就診。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可能會引發(fā)病毒性心肌炎,甚至導致死亡。因此,務必讓學生居家臥床休息。待學生體溫恢復正常、其他流感樣癥狀消失后方可復課。學校要合理安排好因病缺課學生的補課、補考等工作,消除學生和家長的顧慮。 2.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學校應每日使用濕式拖把拖地,經常對教室門把手、桌椅表面等進行清潔消毒。定期對空調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。如果教室有發(fā)病學生逗留過,需開窗通風半小時以上,并使用含氯消毒液(如84消毒液)擦拭病人桌椅,抹布要用流水沖洗,洗凈后用消毒液浸泡30分鐘即可重新使用。 3.保持教室空氣流通 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次,每次10至15分鐘,通風時間可選擇在下課時、午休時和放學后。因冬季氣溫較低,通風時要避免學生因此受涼。 4.養(yǎng)成良好衛(wèi)生習慣 學校要提供自來水、洗手液等,教育學生勤洗手,養(yǎng)成良好的呼吸道衛(wèi)生習慣,咳嗽或打噴嚏時,用紙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噴嚏后要洗手,盡量避免用手觸摸口、鼻或眼睛。 5.老師得病也需休息 如有老師得了流感或出現流感樣癥狀,應安排老師居家隔離休息,不能帶病上課。因為老師活動范圍較大,容易擴散流感病毒,增加流感聚集性疫情發(fā)生的風險。 |
GMT+8, 2025-2-6 11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