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傳承和弘揚吳店索面的制作技藝,4月10日,上溪鎮(zhèn)荷市村吳店索面制作體驗館正式開館,并迎來了首批研學體驗的學生。 “吳店索面,歷史悠久,大有來頭。我們傳承它的味道,也在傳承它的文化。吳店索面起源于清末……”當天上午8點30分,上溪鎮(zhèn)吳店小學201班的同學們來到吳店索面制作體驗館,一邊聽老師傅介紹,一邊觀摩學習制作工藝。 細細長長的吳店索面看著簡單,卻飽含師傅的汗水和心血。制作吳店索面是一件既費力又辛苦的事,其傳統(tǒng)的手工制作流程相當繁雜:和面、揉面、開團、轉(zhuǎn)團、上面、催面、出面、曬面、收面…… 如今堅持制作吳店索面的人越來越少,而且大多是老年人,手藝的傳承需要更多“新鮮力量”。當天的兩位授課老師傅吳葉茂和吳瑯潮,有著50余年的吳店索面制作經(jīng)驗,都是主動請纓!拔覀兡昙o大了,需要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吳店索面的制作手藝,這樣才能代代傳承下去! 介紹了吳店索面的歷史淵源和制作流程,老師傅手把手教孩子們制作吳店索面。“要像這樣輕輕地把面條交叉纏繞在面筷上……”孩子們神情專注,學得非常認真!爸俺赃^吳店索面,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,師傅們真辛苦!绷_佳慧同學感嘆道。 一個上午的體驗活動結束,孩子們意猶未盡,紛紛表示還想再來學習制作吳店索面!敖酉聛砦覀儠龊眯麄魍茝V,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體驗吳店索面的制作,傳承這項手藝!焙墒写妩h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陳運喜說。 采訪中了解到,老師傅吳瑯潮從13歲起,就跟著家人一起做索面,學徒3年后,技藝逐漸純熟。26歲時,他自立門戶,開始單干做索面。 “那時候家里窮,只有父母留下來的30多平方米的住房,一家人吃住生活都在一起!眳乾槼闭f,制作索面一直是家里主要的收入來源,通過多年努力,生活條件日益改善,他率先在村里新建了70多平方米的平房,2009年,他又將平房拆掉建了三層半的小樓房。“我還用賣面的收入,把兒子培養(yǎng)成研究生。”吳瑯潮感慨不已,“可以說,沒有索面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 據(jù)村里老人說,剛剛分田到戶的時候,荷市村索面制作農(nóng)戶達到80余家。目前,只剩6戶人家仍然堅持手工制作索面。“全村每天大概有800斤的產(chǎn)量。一對夫妻一年有6萬元左右的收入!标愡\喜說,索面主要銷往新馬路菜市場和各鎮(zhèn)街菜市場等集貿(mào)市場,全市純手工制作的索面基本上出自荷市村。 接下來,荷市村將繼續(xù)傳承索面制作技藝,圍繞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,加大宣傳推廣力度,謀劃豐滿索面產(chǎn)業(yè)業(yè)態(tài),做好索面大文章。 據(jù)悉,吳店索面不但被評為上溪美食“五朵金花”和義烏十大美食之一,其制作技藝還被列入義烏市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吳店索面制作體驗館位于上溪鎮(zhèn)荷市村文化禮堂內(nèi),免費對外開放,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體驗。 |
GMT+8, 2025-2-9 08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