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全市城鄉(xiāng)正在進行“全民佩戴口罩”專項推廣行動。 眾所周知,病毒人傳播人的主要途徑是“飛沫傳播”和“接觸傳播”,戴口罩是預防病毒傳播最重要、也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,既能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感染,也是當自己有了呼吸道癥狀時保護身邊人的有效措施,尤其在一些公共場所、密閉場所,戴口罩尤為必要。做到“應戴盡戴”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負責,更是必須履行的個人義務和公共責任。 我們注意到,“全民佩戴口罩”專項推廣行動特別提出,一些在重點場所從事特殊重點崗位作業(yè)人員和職業(yè)人群,以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(guī)規(guī)定必須佩戴口罩的崗位對象,務必做到“應戴盡戴”,比如從事境外輸入和污染傳播高風險崗位人員,醫(yī)療衛(wèi)生機構工作人員,公共場所服務人員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(guī)明確規(guī)定必須佩戴口罩的重點職業(yè)人群和相關崗位人員等。這些場所和人群由于空間、環(huán)境等方面的“特殊性”,病毒的風險系數大大提升。有數據表明,醫(yī)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%的細菌,N95口罩可以阻擋95%的細菌。因此,佩戴口罩是普通民眾參與和落實疫情防控時最簡單易行的舉措。此外,各地接連發(fā)布通知、通告等,要求市民置身密閉、人群集聚等場所必須全民佩戴口罩,對未佩戴口罩進入場所者予以勸阻,對不聽勸阻的人員,由各相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處理。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,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;構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 病毒尚未遠離,防控不能絲毫松懈,尤其一些在重點場所從事特殊重點崗位作業(yè)人員和職業(yè)人群,務必做到口罩“應戴盡戴”。對于普通市民來說,進入以下場所或者處于以下情形時,必需佩戴口罩,堅決做到“凡進必戴”,如商場、超市、電影院、賓館、酒店、會場、展館、車站、機場等室內人員密集的場所;乘坐廂式電梯和飛機、火車、輪船、長途汽車、地鐵、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和網約車、出租車時;處于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、劇場、公園等室外場所時;在餐廳、食堂處于非進食狀態(tài)時。在醫(yī)院就診陪護、接受體溫檢測、查驗健康碼(防疫碼、行程卡)、登記行程信息時;在疫苗接種點、核酸檢測點排隊等候時;出現鼻咽不適、咳嗽、打噴嚏和發(fā)熱等癥狀時等,這既是對自身的健康與安全負責,也是對公共利益的負責。 |
GMT+8, 2025-2-13 16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