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著防護服的外商志愿者在幫助市民掃碼 “您好,請戴好口罩掃碼,保持2米距離。”5月26日下午,在江東街道樊村核酸檢測點,來自印度的吳迪正引導居民有序進行核酸檢測。 吳迪在義烏經(jīng)商生活了13年,新冠疫情發(fā)生后,抗疫志愿者便成了他另一身份。“我是外國人,但不是外人!彼f,“我早已把義烏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(xiāng),與義烏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一起,用實際行動影響并帶動更多外國友人參與到志愿服務(wù)中來! 當天,有來自阿富汗、伊拉克、俄羅斯等國家的7名外籍志愿者參與到了防疫一線的志愿服務(wù)。雞鳴山社區(qū)工作人員介紹,生活在義烏的外商很熱心防疫工作,前幾天他們發(fā)出招募外籍志愿者消息后,一大批外商積極報名。來自俄羅斯的NATA在現(xiàn)場為大家掃健康碼,分發(fā)檢測試紙,她說:“義烏防疫工作做得好,我們生活在這里很安心。能為防疫做貢獻,我們也很開心。” |
GMT+8, 2025-2-14 02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