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的慢養(yǎng) 急著要孩子學會分享,謙讓:“快!把玩具讓給弟弟!好孩子不自私!”——別忘了,在孩子的成長路途上,建立“我的”物權意識是十分可貴的一步,只有先明白什么東西是“我的”,才能開始建立“你的”“她的”分享的概念呀。怎么能強迫孩子跳過這一步呢? “不許哭!眼淚擦掉!男子漢有什么好哭的!”急著控制孩子的感情渠道,掐斷孩子體驗自己情緒的機會,讓孩子覺得,哭,生氣,難過等等負面情緒是不對的,是很可怕的…… “挑這個!那個玩具那么小,不值錢!”急著替孩子做決定,以“都是為了你好”的名義傾注不由分說的愛,會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與判斷能力。尊重孩子的選擇,才能讓孩子逐漸學會選擇,并懂得對自己的選擇負責。 見不得孩子煩惱、哭泣,急著想幫孩子解決問題,急著問:“在學校受欺負了?”“你為什么不……?”其實,更好的辦法是認同孩子的感覺,讓孩子體驗自己的情緒,幫助他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。盲目猜測與下結(jié)論,快是快了,可是孩子養(yǎng)成不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,等別人來猜,猜不到就委屈的性格。 讓我們慢慢來。不必急著控制、糾正,容許孩子犯錯并從錯誤里學習,給他們嘗試的機會,而不是急急地把他套入自己的心理模式,給孩子機會知道,在別人面前自由、毫不害羞地把自己想法清楚地表達出來,是最可貴的權利。 學習的慢養(yǎng) 社會發(fā)明了一個講法,“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”,于是把媽媽孩子們的生活安排得奮勇向前,沒有余地。 快快快,學這個!快快快,學那個!“別人孩子學鋼琴,咱也不能落后!”“圍棋奧數(shù)心算也別落下!”早慧開發(fā)課程和無休止的興趣班蠶食了孩子的周末,也蠶食了童年的歡樂。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,孩子的學習是有敏感期的,媽媽注意觀察,當敏感期到來,給與適當條件,不增加過多壓力,不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,孩子自然就會學得很好。但是,如果孩子全部生活內(nèi)容都是枯燥的學習,學習就不再是愉快的而是痛苦的,那就會壓抑得孩子的敏感期遲遲不來,甚至消失,孩子學習就會感到很吃力了。 過早獲取與認知能力不相符的知識,反而影響腦部發(fā)育與智力開發(fā),把想象力與創(chuàng)造力從腦部驅(qū)逐出去。 過早追求成績,也容易讓孩子把旁人的關注作為榮譽,不再關注自己內(nèi)心的感覺。 所有的孩子,生來就有強烈的好奇,以學習為樂事,順勢而為,耐心引導,他就能通過欣賞、發(fā)現(xiàn)、創(chuàng)造,體驗天賦帶來的愉悅與自由的感受。 所以媽媽們,不用急急地逼迫孩子學習這個學習那個,唯恐浪費了光陰,給孩子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性格和興趣的時間,留白天地寬。 美國著名的數(shù)學家諾波特維納,控制論的創(chuàng)始人,3 歲會讀能寫,14 歲大學畢業(yè),18 歲通過博士論文答辯;他的父親,是哈佛大學斯拉夫語系的教授,13 歲就會好幾種語言,雖然天賦極佳,但他始終不承認自己是“神童”,也不準別人稱呼兒子維納為神童,更沒有提前讓孩子進入哈佛大學。他經(jīng)常告誡兒子:“不要急于求成,年輕時多學東西比多出成績對你更有幫助!” 人生不是五十米短跑,無謂“輸不輸在起跑線上”,只要不讓孩子“累倒在起跑線上”,保存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,這將是孩子一直向前的動力。 給孩子打好心理基礎,讓孩子具備生存的智慧和能力,遠重要于,給孩子增加尚未能抵抗的壓力,催促他們成長。 世界很大很大,人生很長很長,慢慢來,一個人總有巨大的空間與時間,長成獨特的人,長成自己。 |
GMT+8, 2025-1-24 02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