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前,他是一位面點師傅,樂于助人,好為人師;身后,他大愛無私,志愿捐獻器官和遺體,成為一名“無語良師”,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(xù)……2月13日,正月初四,家家戶戶還在歡度春節(jié)之際,一場簡單而莊嚴的告別儀式在浙大四院普外科病房內舉行,樂觀向上的直腸癌終末期患者駱雪松于當天20:16與世長辭,終年55歲。 家屬遵從他生前的意愿,在醫(yī)護人員的幫助和對接下,于當晚凌晨時分順利完成眼角膜和遺體捐獻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中心的醫(yī)生從杭州連夜奔赴義烏。 目送著駱雪松離開,在場的醫(yī)護人員心中久久不能平靜,“之前被他的樂觀、堅持感動,現(xiàn)在又被他的博愛和奉獻震撼”。 主治醫(yī)生回憶說,兩年前,初見駱雪松時,已是直腸癌四期(終末期)。彼時,腫瘤已經(jīng)入侵了他的大腸和鄰近器官,并出現(xiàn)嚴重的感染、劇烈的疼痛,于是緊急住院。 據(jù)統(tǒng)計,直腸癌四期的平均生存時間是3—6個月。為延續(xù)患者生命,提高生存質量,該院普外科王建偉主任團隊組建多學科專家團隊,為他聯(lián)合制定診療方案,精心設計手術方案,切除腫瘤組織和轉移部位。手術順利,沒有出現(xiàn)明顯并發(fā)癥。此后,駱雪松到腫瘤科進一步接受輔助治療,盡可能減緩腫瘤轉移和復發(fā)的速度。 面對疾病,駱雪松樂觀堅持,一邊抗癌,一邊圓夢。作為國家一級面點師,他把廚房當做教室,把一方鐵桌化作講臺,教學生學習面點制作,把自己的一技之長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大家。哪怕在身患重病之時,他依然在重陽節(jié)親手制作精致的花式點心,送給村里的老人…… “剛認識的時候,一點也看不出來他生了病,每天都很開心,大家最喜歡上他的課!眲⑶偈邱樠┧稍诹x烏教授的第一批面點學徒,她說大家都喊他“老班長”,很喜歡這位老師傅。 在最后的兩年時光里,駱雪松依然在自己熱愛的事業(yè)里發(fā)光發(fā)熱,帶領幾名學徒成立了“老班長面藝工坊”,想為低收入人群免費授藝,帶動村民一起創(chuàng)收致富。他一直在為這個夢想而努力,工坊建好了,卻來不及實現(xiàn)。 捐獻器官和遺體,對任何一個家庭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。 駱師傅的家人是在正月初一晚上才從學生口中得知,駱雪松早早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官網(wǎng)上簽署了志愿捐獻,手機里還保存著那張“志愿登記卡”。 “初次聽到很震驚,但仔細一想,一點也不意外,他平時就樂于助人!蹦菐滋欤瑑鹤映3E吭诟赣H身邊,再三詢問,“爸爸,你真的要做遺體捐贈和眼角膜捐贈?他點頭,我怕他只是下意識點頭,一遍遍問!本瓦@樣,上午問一遍,中午問一遍,晚上再問一遍,反復確認都得到同一個答案,他終于明白了父親的堅決。 最終,全家人選擇尊重駱雪松的意愿,為他完成后續(xù)的捐獻流程,將一對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,將遺體捐獻給浙江大學醫(yī)學院,用于醫(yī)學研究和教學!八矚g當老師,身后成為大體老師,把自己貢獻給醫(yī)學教育和科研,或許還能幫助到和他一樣的癌癥患者,對他來說應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。我們都為他感到驕傲。” 駱師傅及其家屬的善心不是個例,每年浙大四院都有多例遺體(器官)捐獻的感人事跡。逝者無私捐獻遺體(器官),是對社會醫(yī)療衛(wèi)生事業(yè)極大的貢獻,也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(xù),把大愛留在了人間。 |
GMT+8, 2025-1-9 18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