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柯球清,稠江街道柯村人,致力于傳承和發(fā)揚蒲簍編織技藝。蒲簍,曾經(jīng)與農(nóng)家生活密切相關(guān),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普通農(nóng)家,那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,但現(xiàn)在早已淡出了人們視野,許多年輕人已不知道蒲簍為何物了。 記得小時候,我經(jīng)常聽大人們訓(xùn)斥小孩:“不填債(意即不聽話、不學(xué)好),將來娶不到老婆,要爺娘(父母)背著冷飯蒲簍去給你尋老婆!逼押t在我幼時的腦海中印象極其深刻。 柯村曾是遠近聞名的“蒲簍村”,做蒲簍是許多人家世代相傳的手工技術(shù)。據(jù)鄭氏宗譜記載,柯村的蒲簍編織在南宋時期就已存在,至今有800多年的歷史。在漫長的農(nóng)耕時期,村民除了種糧油作物外,總會擠出一點田地種植席草,儲存?zhèn)溆谩Pr候,我經(jīng)常會在清晨聽到陣陣捶席草的木槌聲,這是勤勞的大人們在為編織蒲簍做準備。 蒲簍,也叫蒲袋,一個形狀像簍子的盛物用具。過去,蒲簍用途很大。因蒲簍通風、透氣,中藥行可以用它來儲存分類的中草藥,以防霉爛變質(zhì)。蒲簍還可以用來蒸飯、蒸雞、蒸饅頭,據(jù)說,用蒲簍蒸出來的飯清香可口。村民上山砍柴或外出時還會用蒲簍來裝飯菜,便于攜帶。以前,義烏人逢年過節(jié)家家戶戶都會釀酒,把蒲簍放入酒缸,從蒲簍中打出黃酒,可以很好地濾掉酒糟。 編好的蒲簍除了供自家用外,一些村民還會拿到集市上銷售,換點錢物來補貼家用。也有上門收購的,剛開始是廿三里那邊做雞毛換糖生意的貨郎擔,也有專門的蒲簍采購員,后由象山、江灣、義亭供銷社和土產(chǎn)公司收購,發(fā)往全國各地,大家爭相采購,供不應(yīng)求。 蒲簍的材料為天然綠色植物席草(棱狀),帶有淡淡馨香。該植物纖維韌性強,用其編織的器具經(jīng)久耐用,通風透氣,可干可濕。柯村地處丘陵,有不少水田,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,氣候宜人,陽光充裕,而席草喜水性,栽于淺水田中,用分根繁殖。所以,我們村的土地氣候非常適合席草的種植。席草編織后的蒲簍還具有環(huán)保的特點,因為席草是一種天然材料,使用后可以進行生物降解,對環(huán)境友好。 蒲簍制作器具主要有木槌、捶席草墊石、蒲席機等。蒲簍規(guī)格有飯包、十二雙、十四雙、十八雙、廿雙、北京蒲簍(挎包)等。一個完整的蒲簍并不是纏一纏繞一繞就能完成的,它需要經(jīng)過割草、選草、曬草、舂草、起頭、成角、編幫、收邊等十幾道人工工序。 首先從種草開始。立春前后是種植席草的好時機,因席草受空氣濕度的影響較大,太干席草易脆,太潮濕席草易長花斑,所以村民們必須定期檢查席草的“健康情況”,每個月都需進行施肥,并除去影響席草生長的野雜草。 其次是收割和曬干。立秋前后,稻黃草熟,是席草的收割季節(jié),村民起早貪黑,腳下生風,把席草從泥地里收割回來,要趕在幾天之內(nèi)將其曬干、捆好,存到倉里。 再次是舂草。收割曬干完后,村里的青壯年將席草放在長形條石上,用木槌使勁捶打至扁平柔軟后,按席草長短分出不同的規(guī)格。舂草時需掌握好力度,于一點精準落下,保證席草每一處都被砸到,席草受力均勻方能軟硬適中。根據(jù)席草長短,編織不同大小的蒲簍,小的內(nèi)徑為10厘米左右,小巧玲瓏,大的長寬在50至60厘米以上,后來用機器編織的,規(guī)格大到100厘米以上。 到了手工編織這一步,又有多道工序。先是起頭,就是從底部開始,通常擺偶數(shù)根席草,左右兩半,一半根朝前,一半根朝后,作為經(jīng),壓一木板,開始編織。這一步驟非常關(guān)鍵,它決定了蒲簍的大小和形狀。通常,起頭的席草數(shù)量是固定的,不能多也不能少,以確保蒲簍的結(jié)構(gòu)穩(wěn)定。 在起頭完成后,開始編織蒲簍的墻壁,又稱編幫,即通過席草片的經(jīng)與經(jīng)相編,緯與緯相編,讓蒲簍底形成四個角,然后再通過挑、壓技術(shù),把經(jīng)、緯席草片往上編,編成圍墻一樣的蒲簍幫。 最后是收邊。俗話說:“編織容易,收邊難。”在蒲簍編到預(yù)定高度后,通過回折和編辮等技術(shù),使蒲簍上面有一個結(jié)實美觀的邊口。大的蒲簍為加強牢度,收邊時還要在蒲簍邊口里面嵌入草繩。至此,蒲簍算編織完工。 我已知的蒲簍編織技法就有幾十種,即使是最簡單的作品,也需要用三五種技法。手藝人對每一個部位都心中有數(shù),精準排列席草的位置。一抽一拉間,全是力道;指尖飛舞中,皆為心血。一個編好的蒲簍結(jié)實耐用,舒適平整,看不到兩條草之間銜接的痕跡。 兒時,蒲簍編織是一場精彩的會演,一家人不論男女老少都會這門技藝,大家圍坐在一起,巧妙編織出一件件作品。自打有記憶起,我就被席草的清香包圍,父輩熟練編織蒲簍的技藝漸漸影響了我,耳濡目染下,我也愛上了這門手藝。過去的蒲簍編織手藝養(yǎng)活了一代又一代柯村人,是他們的錢袋子和米袋子,是一家人生活的全部來源。一只小小的蒲簍承載了柯村人的勤勞肯干,寄托著他們美好的夢想和希望。 隨著現(xiàn)代包裝材料的發(fā)展,蒲簍逐漸被塑料袋、編織袋、購物袋、旅行袋等取代,蒲簍銷路越來越小。如今,會熟練編織蒲簍的村民大都已50歲以上。一草一席,承載的是情感,編織的是技藝,傳承的是文化。在我看來,蒲簍編織是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。如果不抓緊培養(yǎng)新的蒲簍編織接班人,再過二三十年,現(xiàn)有編織技藝人年事已高,蒲簍編織技藝就面臨失傳的危險。此外,蒲簍的編織材料席草也瀕臨滅絕。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學(xué)習(xí)、傳承這種民間技藝。 |
GMT+8, 2025-1-7 03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