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視劇《雞毛飛上天》熱播雖已結(jié)束,但那一聲聲清脆的撥浪鼓聲,依然縈繞在人們的耳邊,把許許多多觀眾帶回那難忘的歲月里。我家雖然沒有挑著貨郎擔(dān),走街串巷吆喝“雞毛頭發(fā)兌針兌糖”,但從劇本中的一些故事情節(jié)里,仿佛就能找到我家的身影。
不甘心貧窮,偷偷制售小商品
30年多前,義烏還是浙江中部一個貧困的農(nóng)業(yè)小縣,人多地少,資源貧乏。我家住在義烏老縣城,是原來稠城公社某大隊的農(nóng)民。我的父母和兄長們,每天都是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過著只能填飽肚子的生活。
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,我家一位鄰居不甘貧窮,經(jīng)常偷偷地去趕會場。有一次,他帶回來幾樣很小的泥玩具,一樣是青蛙,一樣是小鳥,涂畫著油漆很好看,吹得也很好聽。他說兩家一起做,再拿到街上去賣。因為他家成分不好,我家是下中農(nóng),組成“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”,可以一致對“外”。
做泥哨先要做模子,模子是用石膏做的。當年老義中操場司令臺后面的河邊,是一片田地,那里的泥土很細很濘適合做泥哨。我父親就去挖來泥土,回家后再用木錘使勁地錘,用手揉,像和面一樣把泥加工得很有韌性。用這個泥土做起來的泥哨又好又漂亮。那時起,我父母兄嫂,白天在生產(chǎn)隊里干農(nóng)活,早晚做泥哨;我和妹妹也能幫上忙,有時會忙到凌晨兩三點。
我家和義烏縣政府只有一墻之隔?h前街孟大川弄堂右邊、老五金公司左邊有一塊空地,距我家約50米。當時,義烏一些不甘寂寞的人,偷偷地把家里制作出來的雞毛撣帚、頭扣、泥哨等小商品,裝在小籃子里賣。我家的泥哨都是批發(fā)的,一個能賣一二分錢,最便宜的時候也能賣到八厘。對于當時一個正勞力一天只有八九分工分的農(nóng)民來說,這筆收入很可觀。
那段時間,義烏電影院正在放映《紅樓夢》和《碧玉簪》等影片,地攤上很快就有人在賣明星照了。我哥就到處打聽,得知蘇溪一家照相館會拍這樣的照片。有了底片后,我哥就去上海、常州等地采購照相紙和顯影粉等材料。于是,我家就多了一個洗照片的暗房,暗紅的燈光經(jīng)常亮到凌晨。開始洗出來的照片是黑白的,我們就給照片上顏色,生意真的很好。
義烏有家五金廠,聽說廠里有些下角料鐵皮沒什么用時,我哥就想,這些鐵皮不是可以做小孩戴的手表嗎?于是就把這些下角料買來了。做一個手表很簡單,先做一個鐵鑄的模子,把鐵皮放上去一敲,剪去周邊,畫上顏色,扣上松緊帶,一個手表就做成了。
那個年代,我們飽嘗了許多經(jīng)商家庭類似的不幸遭遇。我們既不能公開做泥哨、洗明星照片、做鐵皮手表,也不能公開拿到街上去賣。做,要受到生產(chǎn)大隊管,指責(zé)不務(wù)正業(yè);賣,要受到“戴紅袖套”管理員管,扣上“投機倒把”的帽子。
不久,就有人舉報我家搞資本主義了。那一天,生產(chǎn)大隊來了好多人,揚言割資本主義尾巴。他們翻箱倒柜,把所有的成品和制作工具都拿走了。每天,我們都提著心吊著膽,一年里,這樣的事不知要發(fā)生多少次。
提籃小賣都是我母親和嫂子的事,那可不是一件輕松的活,既要會做生意,又要防止“戴紅袖套”的來管。這些人會突然出現(xiàn)在你面前,一把奪過你的籃子,沒收,有時干脆把泥哨等倒入孟宅弄邊上的那條河里。
于是,我們改進了技術(shù),把土坯的泥哨用火燒烤,這樣的泥哨不容易破,質(zhì)量好,又好賣;即使被倒入河中,我們可以把它撈上來,曬干了再賣。就這樣,我家原本干癟的口袋慢慢地鼓了起來。
改革開放后,商品經(jīng)濟在我國一些地方逐步解凍,手工制品、農(nóng)產(chǎn)品擺上了集市,然而長途販賣、擺地攤做小生意仍被當作投機倒把加以打擊。當時,一些義烏人不滿足僅僅靠一些手工制品,或走街串巷“雞毛換糖”發(fā)家致富,做起了販賣日用小商品的生意。
跑廣東進貨,生意場上多艱辛
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我家得知廣東澄海生產(chǎn)塑料玩具。忙完農(nóng)活后,父親和哥哥就悄悄地直奔澄海進貨,很好銷。從此,我家的經(jīng)營模式開始轉(zhuǎn)變,真正開始做“投機倒把”的生意了。
1982年,在義烏小商品市場發(fā)展史上,是一個里程碑。在這一年,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——— 湖清門小百貨批發(fā)市場誕生。
這是一個再簡陋不過的市場,所謂的攤位就是用兩塊水泥刀孔板搭成的。在我家攤位的門板上,擺滿了從澄海進來的塑料玩具和自家做的泥哨、自家洗印的明星相片等,每天雖然忙碌,笑意卻寫在臉上。
1983年8月,我高考落榜。暑假期間,生產(chǎn)隊里的農(nóng)活還比較忙,攤位上的生意又較好,父親就叫我跟著大哥去澄海進貨。
當時時興一種腰帶,中間有拉鏈可以裝錢,乘火車坐汽車住旅館都比較安全。我們到生產(chǎn)大隊開了證明,我藏了2800元,大哥藏了3000元,出發(fā)了。那時只要進2000元的貨,就可以賺500元,想到自己也能賺錢很是高興。
到廣東澄海需先坐火車到福建漳州,再從漳州轉(zhuǎn)坐汽車到澄海。那天,我們擠上火車,有硬座,然而要坐10多個小時的火車,即使年輕人,也會感覺很累。幾個小時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原來座位上的一些經(jīng)商的人都不見了,原來他們都躺在座位的下面。大哥帶了“蛇皮”袋,勸我不要怕臟,也躺到座位下面吧。我聽了大哥的話,就鉆到座位下面去了。雖然下面的氣味很不好聞,雖然腰上捆著錢也不容易轉(zhuǎn)身,但畢竟省力,在火車“隆隆”的聲響中,我進入了夢鄉(xiāng)。
到漳州已是晚上,我們住在一個簡易的招待所里。大哥對我說,家里等貨賣,明天起個早搭便車,早點進貨早點回家。天剛蒙蒙亮,我們便在漳州通往澄海的公路旁等候便車。雖是凌晨,天氣還是異常的悶熱。這時,從不遠處走過來幾個人,把我們圍住了。
來人說是漳州工商所的,問我們這么早去干什么,是不是去走私,就直接搜我們的身。我們捆在腰帶里的錢,很快被搜去了。他們說走私,就把我們帶回工商所。
在工商所里,我和大哥就像犯人一樣,被這些人審訊著,被錄了“口供”,摁了手指頭印。幸好我們帶了生產(chǎn)大隊的證明,也幸好我?guī)Я烁呖汲煽儐,他們沒有把走私罪強加在我們的頭上。最后,他們說生產(chǎn)大隊的證明沒用,必須開當?shù)毓ど滩块T的證明來處理。我們無可奈何地坐火車回家了。
還好,我們在湖清門小百貨市場都有攤位,很快就開出了證明。我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漳州。結(jié)果,我們被處以30%的罰款。
那時,義烏已經(jīng)有很多人跑廣州進貨了。我村的陳姐就是專門進飾品賣的,很賺錢。因為關(guān)系好,我托她帶我。她說帶到廣州可以,進飾品不行。
當時,廣州生產(chǎn)的滑雪衣四合扣、折傘在市場上都很好賣,然而要想順利地進到四合扣并不容易。我想方設(shè)法進行預(yù)約,廣州老板還真的給予了方便。我又馬不停蹄地去進折傘,辦理火車托運。當我扛著一箱折傘匆匆下高高的樓梯時,突然“咯”的一聲響,左腳踝關(guān)節(jié)歪了一下,鉆心地疼,蹲在地上好久好久。如今,每當天氣有點變化,踝關(guān)節(jié)隱隱作疼時,我就會想起那刻骨銘心的一幕。
那年暑假,我往返于義烏與廣州之間,品嘗著生意場上的酸甜苦辣和世人對經(jīng)商者的冷眼。最后,我放棄了經(jīng)商,毅然復(fù)讀高考跳農(nóng)門。我的父母、兄妹們繼續(xù)走在經(jīng)商的道路上。
回首往事,我曾這樣假設(shè),要是當年我繼續(xù)與家人做生意,那么,在義烏新聞界就少了一個記者,而在義烏商界則多了一個老板。
|